北京卫星制造厂科技园正式开园
“航天元素”十足的智能化园区
进入古朴大方的园区可以感受到,整个园区景观充满了“航天元素”。东方红广场、运星大道、功勋大道等历史文化纪念景观,很好地保持了北京卫星制造厂有限公司中关村厂区原有的建筑风格,也展示了工业遗产的风貌。特别是,在功勋大道尽端,矗立的一座东方红一号卫星1:1模型和摆放的东方红一号卫星纪念碑,通过老一辈科研人员攻坚核心科技自立自强的精神,鼓舞感染更多的当代科技工作者攻坚克难。
作为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的诞生地,北京卫星制造厂有限公司中关村厂区具有丰富的航天工业文化与历史底蕴,部分厂房和设备,被列入国家工业遗产名单。此次,北京卫星制造厂有限公司中关村厂区改造为北京卫星制造厂科技园,不仅对城市物质空间进行了改善,更实现了对人居环境、产业经济以及社会关系的综合提振,是对城市工业遗产更新项目的一次成功探索。航天历史文化街区与商业街、创意休闲街区等多元空间相融合,也赋予了园区文化的传承和新的城市功能。
北京卫星制造厂科技园在整体规划上动静分区,提高了园区的安全性、舒适性和美观度。园区分为企业办公区域和公众开放区,为满足园区内企业和员工的日常消费和休闲娱乐需求,产业配套24小时向公众开放,增加了园区的活力和人气。
值得一提的是,建筑科技和智慧科技在了北京卫星制造厂科技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让园区进一步焕发光彩。园区建设团队在维持原有建筑风格的前提下,改善了建筑的节能条件以及外观,优化了室内采光需求,还为各栋建筑的不同功能增设相应的空调通风系统,提升使用感受。智慧停车、智慧能源、智慧物业等空间服务的创新运用,大大提高了园区的安全性、便捷性、高效性、可持续性,保证了低碳环保。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的应用,实现了园区管理平台化,可以为企业提供更加智能化的服务和支持,进一步促进企业的创新和发展。
为“高精尖”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海淀区积极推动高端制造业的发展,特别是在高端的智能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方面,持续发力。北京卫星制造厂科技园的建成,为海淀区的‘高精尖’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对持续优化海淀区产业空间布局,探索产业类城市更新具有很好的示范作用。全面推进城市更新,来为先进制造业创新主体提供载体,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服务。未来,我们也希望通过这样的城市更新项目,来推动‘高精尖’,特别是先进制造业产业的创新发展。”海淀区中关村科学城管委会专职副主任何建吾表示。
截至目前,北京卫星制造厂科技园已引入了一批新一代信息技术、医药健康和智能制造领域的优质企业,北京微芯区块链与边缘计算研究院、北京柏惠维康科技有限公司、海杰亚(北京)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等行业尖兵企业已入驻。